学校简介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难点
从0 - 10的数字开始,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的形状、意义和读写方法。例如,在“可爱的校园”这一情境中,通过观察校园里的事物,像花朵、树木等,来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让学生知道这些数字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0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数字,它在生活中有多种意义,像表示没有,或者在温度计上表示起点等,学生要学会正确书写0以及理解它与其他数字大小的比较,0比1、2、3等都小。6 - 10的数字学习时,要掌握它们的读写,能够正确数出数量是6 - 10的物体个数,如6个气球、7只铅笔等。
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字的逻辑关系。比较数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先从高位比起,例如3和5比较,3小于5。当数字位数增多到100以内时,同样先比较高位数位的数字,如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字的逻辑关系。比较数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先从高位比起,例如3和5比较,3小于5。当数字位数增多到100以内时,同样先比较高位数位的数字,如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一十一十地和一个一个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例如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同时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读写和大小比较等知识
学生要能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圆是弯弯的曲线图形。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还会用这些平面图形进行拼图,像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操作。
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了解它们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例如平面图形是在一个平面上,而立体图形有多个面,占一定的空间。
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例如,在教室里,能说出自己的座位在前面同学的后面,在左边同学的右边等。还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像将文具按照长短进行排列等操作,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例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3时;分针指向6,时针在3和4中间就是3时半。
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例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颜色,并用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然后根据统计图回答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等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起步至关重要
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习变得有趣。例如,利用数字卡片玩游戏,或者讲数学故事,像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来引出除法的概念(虽然一年级可能还未深入学习除法,但可以作为兴趣引导)。因为如果在低年级时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学习,如有些四五年级想学习奥数的学生,曾经在低年级学过数学但因效果不好放弃了,到高年级又不得不学,就会有一定阴影。
课堂是学习数学的主阵地,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例如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老师可能会讲解多种计算方法,如破十法等,学生要认真听讲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
一年级数学课堂往往会设置很多互动环节,像数数活动、图形辨认等,学生要积极参与。积极回答问题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认识图形时,老师让学生找出教室里的长方形物体,学生积极回答可以更好地掌握长方形的特征。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所以要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做作业前可以先看课本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题目,心里想着计算,手要把答案写得正确、美观,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让家长签字
学校动态
暂无新闻!
[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