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169-615

许昌bim工程师培训

发布时间:2021-04-26 17:34:29
点击查看大图

许昌bim工程师培训
小筑教育BIM培训频道汇集了全国各地区正规的BIM培训信息。想知道BIM培训机构哪家好?小筑教育培训看看就知道。

BIM多软件实战应用培训

BIM多软件实战应用培训


许昌bim工程师培训
小筑bim培训学校:核心产品 【BIM 专业建模类课程】、【BIM 应用实战类课程】、【BIM 管理进阶 类课程】、【BIM 就业类课程】【BIM 岗位应用类课程】和【BIM 考试取证 类课程】。



【建议收藏】史上最全BIM相关国家政策汇总

BIM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读懂国家政策,紧跟国家政策,才能更好地深耕于所在行业。小筑教育整理了国家自2003年至2019年发布的BIM相关政策,供各位小伙伴参考。

2003年11月住建部发布《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住房城乡建设部早在2003年发布过《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快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推广普及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从而掀起了施工行业BIM技术的应用热,对建筑业信息化起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1年5月20日住建部发布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住建部2011年5月20日发布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这是住建部首次提到“BIM”这一概念。

2014年7月1日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4年7月1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推广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探索开展白图代替蓝图、数字化审图等工作。

2015年6月16日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

2015年6月16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了具体推进目标: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

2016年8月住建部发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2016年8月发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积极推进“互联网+”和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尤其在发展目标中重点突出了关于建筑信息化的具体落实计划:“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文件中提出了五大信息技术,其中BIM技术位列第一,全文中BIM一词的频率最高。同时在主要任务中对于企业信息化要求中再次强调深入研究BIM,可见住建部对于BIM技术推广的力度和决心。

2017年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先进建造设备、智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限制和淘汰落后、危险工艺工法,保障生产施工安全。积极支持建筑业科研工作,大幅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

2017年5月住建部发布的BIM标准(2018年1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

《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BIM应用标准,填补了我国BIM技术应用标准的空白,与行业BIM技术政策和《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等)相呼应。

《标准》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近期出版发行。标准编制单位将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工作。

2018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关于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编制装配式建筑领域技术体系框架,组织梳理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发布第一批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公告;推动编制装配式建筑团体标准,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环节工程质量,提升装配式建筑技术及部品部件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全过程应用,推进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推动既有建筑装配式装修改造,开展装配式超低能耗高品质绿色建筑示范。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专业化企业,提高全产业链、建筑工程各环节装配化能力,整体提升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水平。评估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定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推进行业大数据的普及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城市发展科学决策、高效运行、精细治理和精准服务中的辅助作用,以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示范为引导,全面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智慧化发展。开展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示范,推动建筑全生命期信息化,积极探索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向城市治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拓展应用。

2018年3月,住建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强化建筑业技术创新。落实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开展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进一步推动BIM等建筑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继续开展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加强建筑业应用技术研究,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

2018年3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公路水运工程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

提出:围绕BIM技术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有序推进公路水运工程BIM技术应用,在条件成熟的领域和专业优先应用BIM技术,逐步实现BIM技术在公路水运工程广泛应用。

2019年1月,住建部发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中指出

稳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指南实施,加强全过程信息化建设。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创新技术导则,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2019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严格按照新职业评审标准对征集的新职业有关材料进行了评审论证,初步确定建筑模型信息员等15个拟发布新职业,现予公示。

其中,明确了“建筑模型信息员”即“BIM工程师”这一新职业的定义: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实践过程中的模拟建造,以改进其全过程中工程工序的技术人员。

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首批启动试点的为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物流管理、老年照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证书)。

总结:

从上述国家针对BIM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BIM技术”正在成为建筑业的香饽饽。就目前来看,小筑教育认为今后3-5年内仍然是国内BIM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家咨询公司、各家软件厂商都在大力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研发BIM、推广BIM,同时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各家单位整合推广BIM的意识逐步加强,BIM的大协同时代必然会来临!

我国建筑业体量大但信息化水平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建筑业是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在国内 GDP 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 6%以上,2016 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 19.36 万亿,其中建筑业增加值达到 4.95 万亿,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但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率仅约为 0.03%,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率 0.3%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高达 10 倍左右。基于我国建筑业现有的庞大体量测算,信息化率每提升 0.1%个百分点就将带来近 200 亿的增量市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许昌bim工程师培训
3.图学会的BIM证书 专业类别:BIM建模师、BIM应用设计师 专业等级:一级BIM建模师...

要求BIM项目应用率达100%!合肥市发布2021年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

(二)产业目标。搭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争创1到2个省级及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预制构件企业信息化、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BIM技术项目应用率达100%。培育设计、生产、研发和整体卫浴、集成厨房、设备制造等产业链企业20家以上,推动产业链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协同发展。(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


关于印发《合肥市2021年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市有关单位:

现将《合肥市2021年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各项目标任务推进落实工作。


           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3月5日       

合肥市2021年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聚焦“五高地一示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按照《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合政办〔2019〕22号)要求,结合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实际,制定本年度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一)建设目标。2021年全市装配式建造规模力争达到1000万平方米,其中重点推进区域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25%,积极推进区域不低于20%,具体开工任务见附件。(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产业目标。搭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争创1到2个省级及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预制构件企业信息化、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BIM技术项目应用率达100%。培育设计、生产、研发和整体卫浴、集成厨房、设备制造等产业链企业20家以上,推动产业链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协同发展。(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

(三)质量目标。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力争获得省级及以上工程类奖项2项以上,市级工程类奖项5项以上。(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

(四)政策目标。政府(含国有企业)投资装配式建筑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比例达100%,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商业开发项目容积率奖励兑现率100%,装配式保障性住房项目奖补资金兑现率100%,装配式建筑企业相关税收优惠兑现率100%,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4类保证金可采用保函等非现金方式兑现率100%。(牵头单位:市公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税总局合肥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


二、工作任务

(五)抓好项目落地。所有新建安置房、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等住宅建筑和政府投资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全部纳入装配式建筑项目库,对照装配式建筑建设任务目标,确定年度建设计划。强化过程管控和调度,建立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的管理台账。(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做好装配式建筑项目立项和用地管理,符合条件的政府(含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立项审核时,明确装配式建筑装配率等指标。重点推进区域采用装配式建筑用地面积不低于批准上市经营性总用地面积的25%。(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

(六)落实配套措施。制定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奖励实施细则,落实容积率奖励。全市招商引资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高价值重点企业不少于1家。强化投融资扶持,落实相关税收优惠。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装配式建筑项目在非土石方作业的施工环节可正常施工。(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投资促进局、国税总局合肥市税务局、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

(七)打造产业集群。围绕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引导建筑设计、科研、生产、物流、检测等产业聚集。推动装配式建筑南部制造基地向肥西、庐江延伸,填补该区域无制造基地空白。加快东部基地安徽德舜建筑工业公司、中安华力产业化基地建设,引导东南部基地装配式钢结构及各类集成部品部件的产业布局,提高北部基地产业链高价值核心企业引进力度,全力推动吴山园区建设,打造装配式建筑特色小镇。全市混凝土部品部件设计产能达200万立方米,钢结构设计产能250万吨。(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经信局)

(八)强化设计引领。发布装配式建筑设计企业目录,首批5-10家,优选装配式设计领头人(工作室)3-5个,引领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推动多专业协同、一体化集成,完善设计选型标准,研究编制保障性住房标准化户型和装配式装修应用清单,提高标准化部品部件使用比例。(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公管局)

(九)创新建造模式。出台关于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通知,引导骨干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提高工程总承包管理技术、BIM技术、新型模板技术、新型安装技术等新技术应用。鼓励组建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市公管局、市科技局)

(十)推动示范建设。持续开展省级示范项目和市级奖补项目服务指导工作,打造紫云广场、映月湾、肥东县人才公寓、肥西县人才公寓等5个装配式建筑样板项目。提炼推广新站区新店花园、北岗花园、磨店家园二期安置房项目“三新”应用经验,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在公共建筑、轻钢结构在农房中应用规模,鼓励优秀项目和企业申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新站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

(十一)优化构件生产。推动预制墙板、叠合楼板、楼梯等通用部件标准化绿色生产,降低设计施工难度和生产成本。完善构件生产和技术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进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提高机器人、机器手等智能制造设备应用比例,不断提高预制构件生产技术和能力。强化市场信息监测,实施产品目录管理和企业综合排名制度、定期发布供需信息,促进产能供需平衡。(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十二)拓展应用领域。大力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应用,加大轻钢结构在农村住房中应用规模,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拓展部品部件在装饰装修、临时设施、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市政路桥、文化街区等领域应用。(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十三)创新监管方式。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审查、构件生产、工程验收等环节监管机制,实施样板件、样板间、样板层验收制度,强化对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评审、装配率审核认定的监督,规范驻厂监造、出厂验收、过程检测等行为。持续开展装配式建筑专家进工厂、进现场活动,实现两场(厂)联动、同频协作。(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

(十四)抓好人才培养。定期开展装配式建筑专业培训(讲座)5期(场),总人数不少于500人。组织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大赛和BIM应用技能竞赛,建设1-2家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开展在建装配式建筑关键岗位作业人员轮训工作,实现持证上岗率100%。(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科学城管委会)

(十五)加强监督考核。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加强统筹推进和调度工作,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对各区不定期开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落实情况检查,重点检查项目立项、土地、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等。(牵头单位: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十六)提高公众认知。多形式宣传装配式建筑知识,加强装配式建筑政策宣贯,小组成员单位应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年度宣传教育计划,开展新老业主互动交流,提高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体验感、认知度,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零基础BIM培训课程,BIM培训进阶课程帮助你提高BIM技术能力,22天BIM实战教学全方位掌握BIM。
许昌bim工程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