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169-615

宜昌BIM证书有什么用

发布时间:2021-04-27 00:04:42
点击查看大图

宜昌BIM证书有什么用
bim培训_零基础学BIM_建筑行业的高端技术

BIM入门图书学习包

bim辅导班


宜昌BIM证书有什么用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颁发的BIM新职业技能证书 专业类别:BIM建模师、BIM...



小筑教育傅玉瑞:浅谈BIM核心竞争力与所带来变革

很多建工领域的学员对于BIM的认知一直停留在“BIM技术有用,却并非必须要用”或者“BIM往往只是在玩概念,其实没啥用的”等层面。那BIM究竟有没有用?BIM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小筑教育邀请了到中建系统特聘BIM实战培训讲师兼小筑教育讲师——傅玉瑞,从国家政策、市场规律、阶段性应用等角度浅谈BIM核心竞争力与BIM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变革。

核心竞争力之一:国家政策大力推动

抛开技术层面,BIM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国家政策推动,因为现阶段建设行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节能增效,而BIM恰恰既满足节能,又满足增效,于是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比如教育部今年针对BIM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人社部针对BIM从业人员成立一个新职业信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等。跟着国家政策走,就是顺势而为。

核心竞争力之二:符合市场规律

其次,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因为BIM技术就是虚拟建造、模拟施工,所有的工程相关流程都可以从电脑上走一遍再到实际中实施,所以BIM技术的作用——减少资源损耗、减少人力、减少费用这三点得到直接展现。因此,对于投资方来说,花更少的钱来获得相同甚至更高的建筑质量无疑是极有诱惑力的,在逐利的市场环境下,相信资本雄厚的投资方(地产集团)也不介意自己发展BIM技术来达成这一目标。相应的,具有BIM技术实战能力的施工企业无疑能够得到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

BIM变革——工程体系的优化

在整个建筑业都在大张旗鼓的推广BIM技术的同时,应该认识到BIM技术毕竟是舶来品,势必要和现有工程体系相结合。而在结合的过程中,有人支持就势必有人反对。我们需要理智的看待这个变革:BIM对现有工程体系做的是精简和优化,是串联和并联而不是推翻重构。

现有的工程体系中,造价咨询、设计出图、施工管理、运营维护并不会因为多出一个BIM技术就遭到灭绝,只是被BIM减去了灰色区域、优化了管理效率(平台式管理)、串联了不同阶段(设计到施工到运维)、并联了其他领域(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建筑)。

BIM变革——项目各阶段应用

从国情角度来讲,BIM技术核心要点是先搞清楚BIM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说BIM的本质(个人之见),BIM模型将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串在一起,这个可以携带大量信息的模型,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被翻来覆去的使用、分解、组合。

模型出现在工程立项阶段有了可参考的有价值案例,而在以前这些相关案例资料有是有,但是从面对浩如烟海的建筑资料中得出的参考结论,很明显不如改改参数就能跟随变更的模型要强。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模型的创建减少了设计师重复无意义劳动的过程,很多时候一个工程变更会让设计师一个月的工作白干,碰撞检测更是减少了出图后再去临时调整的尴尬境地,尤其是一些三边工程,很多时候设计师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重新思考建筑布局(现场已经完成或正在建造而设计才开始变更)。

对于施工阶段来讲使用高效的BIM平台来管理施工进度、研发更高效的施工方案,可以花更少的人力,减少无谓的材料损耗,更快的竣工交付,更快的资金回流,增强建设质量,增强自身名气

在运营维护阶段,BIM模型经过前三个阶段的重复处理后,已经包含了从设计到交付的所有信息,对于建筑的接收方来讲,他们在去除掉不需要的信息后,可以将BIM模型用于建筑的空间管理(空间的使用和改造)、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能耗的检测和优化。这些工作对于建筑物漫长的使用寿命而言,将省去巨大的运营费用,而这些运营费用大多数情况下要比建造成本高数倍。

最后,BIM技术是什么?

不管是BIM万能论还是BIM无用论,都不符合BIM的实际作用。任何技术都是人用的,任何技术的核心都是人,不会技术的人就好像拿着法宝的凡人,即使法宝能移山填海也只是明珠暗投,发挥不出半点威力还可能伤害到凡人自身。

BIM技术的概念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就是多款软件的组合,现阶段所有的软件厂商都是致力于解决BIM在全生命周期中某个阶段,甚至阶段内某个部分出现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也不会有单一软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即使软件开发出相关功能,最终也是因为精力、经验不足导致出现一个阉割版而无人问津,而且开发收益往往没有专精一处高(吐槽一下Revit的渲染和漫游)。

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BIM=多软件(技术)+理论,理论串联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软件)来实现。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小筑教育专门针对BIM新手小白打造了系列课程,想学习BIM的同学可加入小筑教育。




宜昌BIM证书有什么用
中国BIM培训,是国内专业的BIM培训平台.联合国际国内知名院校,专业学术团体及知名企业,业界专家开展BIM行业实践交流、访问考察、可持续专业发展活动.致力于加快普及BIM。

【BIM研究】2021年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特点分析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之一,建筑业在最近几年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中,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也始终保持较高速的增长态势。

除201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较上年仅增长了2.29%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在过去五年内的平均增速超过了近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180757.4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48445.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28%。

一、装配式建筑行业

在建筑业整体繁荣增长的同时,装配式建筑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每年均保持24%以上的增速,到2018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已经达到1.9亿平方米。

近年来,国家对建筑行业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未来装配式建筑行业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017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珠三角城市群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25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

二、装配式建筑行业特点

装配式建筑渗透率低,提升空间大。

行业内将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房地产新建房屋面积的比重称为装配式建筑渗透率,用以表示一个国家装配式建筑的覆盖率。2018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9亿平方米,同期我国房地产新建房屋面积为20.93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仅为9%。

而主要发达国家建筑现代化推进已经较为成熟,建筑业相对成熟、完善,特别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均曾开发出各类装配式建筑专用体系,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和瑞典等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均已达到甚至超过70%,而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仅为9%,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同时意味着提升空间巨大。

三、预制混凝土结构占比较大,预制钢结构占比较小但发展迅速

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市场主体地位暂不可撼动,预制钢结构占比虽然较少,但是凭借强度高、自重轻、环保等因素,增长速度较快。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占比均超过20%,其中美国占比最高达45%。相比之下,我国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建筑仅占约5%,未来可提升空间巨大1。

四、造价成本主要为建筑安装成本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成本中85%为建筑安装成本,而建筑安装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其他费用。随着装配式建筑装配率提高,人工费用占比逐渐降低,主要费用材料费用逐渐提升,其中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人工费用占比最低,仅为8.2%,材料费用占比最高为72.0%。考虑到建筑业人工成本逐渐走高,随着应用规模扩大规模效应体现,材料费用将逐渐下降。




制开发BIM培训课程,做到最精确的课程匹配满足企业对BIM人员及团队的快速技术实现。
宜昌BIM证书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