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169-615

跨考教育2019考研政治答题技巧培训

发布时间:2018-10-12 15:06:32

我们都知道,得选择题,得考研政治。那么不同类型的选择题都有哪些复习技巧呢? 

题型特点

政治理论几门课程往往都是由几大范畴组合而成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四部分构成,每一部分中包含多条原理,考研政治命题时往往设置这样的题干,“下列属于……思想或观点的有……”。“毛中特”中这类题也不少,比如“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也属此类。

解题诀窍

要求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善于总结归类,而且要抓住范畴的特点,这些特点多会成为衡量备选项是否入选的参照标准。比如解“下列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有……”这类题目,只要了解辩证法的特点,用运动的、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符合其中一个特点的选项即可入选。在回答此类选择题时,要多注意题干中给的时间、人物等限制性定语,这些会限制选择范畴。

典型试题

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标准答案】ABDE

【解题技巧】本题是一道非常典型的范畴归纳型题目,主要是考查关于辩证法的名言归纳。我们需要寻找一种简单切入方法来做题,那就是关键词对照法。我们知道,辩证法部分主要涉及运动、联系、发展、矛盾这些关键点,本题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线索进行选项分析,选项A中的关键词“变”,选项B中的关键词“祸福”,选项D中的关键词“循”和“反”,选项中的关键词“新”,都属于辩证法范畴,都应入选。

比较异同类

题型特点

比较异同型选择题是将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原理、事件、现象、著作、观点、主张、经济成果等置于题干,而四个备选项则是它们的共同点(包括联系)或不同点。内容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型就是将同一类性质的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进行比较。对比型是将不同类型或性质相反的事件、人物等进行比较。这类选择题的题干中常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联系”等词语。

解题诀窍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既考查两者的区别又考查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对照,看备选项观点本身是否表述错误、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只有本身正确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入选。

在做比较关系型选择题时容易失误的地方有:(1)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只注重题干或备选项中的某一个观点,却忽视了“比较”这个最重要的环节。(2)对两者关系中的区别,忽视了对备选项中偷换概念的辨别。(3)忽视观点或现象的“条件性”,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观点具体判断。

典型试题

1.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发展表现在()

A.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B.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D.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

E.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相同

【标准答案】ABCD

【解题技巧】本题考点是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显然,考查的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时,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课题。“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民权主义中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军阀、官僚的暴戾恣肆,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生主义则强调了“耕者有其田”的观点,阐发了“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思想。据此分析,选项ABCD正确。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相同而非完全相同,可见E项错误。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标准答案】D

【解题技巧】此题的题干是两个认识对象。题肢是对题干中两个认识对象进行比较后的回答。学生只要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就能正确进行比较,并从比较中识别各个认识对象的特征。方法:把题肢与题干逐一比较,凡符合题干要求的,就是正确题肢。本题属于理解的灵活发挥试题,运用哲学的矛盾同一性观点理解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使用正选法和排谬法,就可以确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属于形式、手段,而都不是目的、基础、目标、内容,故A、B、C属错误观点、错误选项,只有D是正确观点。

因果关系类

题型特点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

解题诀窍

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找好切入点。如果题干为因,备选项应该是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问结果的选择题的选项都比较发散,往往是“一因多果”。

2.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

(1)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一般来说,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诸多因素中事物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是主观原因。

(2)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主要原因,那就要对选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规律的要求。分析根本原因一般是政治现象从经济上找原因,生产关系从生产力中找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

3.要将选定的答案代入题干中比较,看是否合乎逻辑。这一步往往容易为考生所忽略。值得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中有三种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1)答非所问者不选;(2)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3)因果颠倒者不选,即题干问的是原因,但备选项却答成结果。

典型试题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标准答案】C

【解题技巧】首先,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这道题目中,题干为果,备选项应该是原因。其次,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解答这类选择题,要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根据题干设置,我们能分析出此题考查的是客观原因。

根据我们刚刚分析的解题诀窍,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中有三种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根据这种分析诀窍,很容易挑选出正确答案。劳动力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正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答案C就可以选出来了。

2.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价值

C.获取绝对价值

D.获取相对价值

【标准答案】B

【解题技巧】此题中,题干为果,备选项应该是原因,并且考的是非常常见的直接原因。

我们依旧运用有效的关键词绑定法,在题干中,关键词是“竞相”,我们通过这个关键词能得到改进技术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这样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本题四个选项中是资本家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的行为,只有第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评价分析类

题型特点

评价分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该类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这类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出现最多,所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扎实掌握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注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解题诀窍

对这种类型选择题,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中蕴涵着哪些观点,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引文中的错误是什么,错误原因又是什么。要特别注意:(1)如果题目是考查考生对引文的理解,那么判断备选项是否正确并不是以这个备选项所显露的“事实”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备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2)如果题目是考查分析引文中作者的观点是否错误及其原因,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

典型试题

1.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认识是实践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标准答案】C

【解题技巧】首先界定此题是一道评价分析类试题。再次界定考查的知识板块是马哲中的认识论部分,最后界定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这是针对这种评价分析类试题的“三段式推理法”。推理到这个程度,这道题就容易多了,我们在学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时候,第一个点就是要肯定实践的决定作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本题中,符合这一论点的只有第三个选项,所以,答案就很明显了。

知识再现类

知识再现型试题

这是选择题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题型,政治各个子科目中都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史纲)中,大部分试题都属于知识再现型,思修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中知识再现型试题的比重也能占到一半。知识再现型试题最大的特点是完全重现书本、讲义中的内容,基本不做变形、抽象、推理,书本讲义中提到的就是正确答案,没有提到的一定是干扰项。

典型试题:

2012年第26题.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

这道题目就是典型的知识再现型试题,正确选项应该是B和C,考查的是不平等条约这个考点。在教材、讲义中,对不平等条约会有这样的表述:"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这道题目就是对这个考点表述的完全重现,没有变形、没有抽象提炼、也没有推理延伸,这种考查手法就叫知识再现。

知识再现型试题的解题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检索自己大脑的记忆库中有没有和题干和选项吻合的信息,吻合的必定是正确选项,检索下来发现记忆库中没有这个信息的,不要怀疑,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干扰项。说得直白一些,那就是有印象的选,没印象的不选。这种做题方法和其他类型的试题是完全不一样的。总体上看,知识再现型试题的难度是中等偏易的,解题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推理。在本书的真题解析中,知识再现型试题我花的笔墨很少,也是因为知识再现型试题的命题和解题都没有太多的技巧,属于比较老实的一种试题,没必要为了解析而解析。

知识再现型试题的复习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认知,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只看不背。知识再现型试题考查的考点大部分都是获得性知识,如果完全没有复习,仅凭推理、逻辑、常识是推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看书。不过不需要背诵,因为选择题是给出选项的,解题是一个比对的过程,只需要看书过后有印象,就能选出正确选项。

(来源:跨考教育)


课程安排时间:

白班、晚班、业余制班、周末班、一对一定制课程(详情请咨询顾问)

  班:8:30-16:30 周一至周五白天时间段选择)

全日制:8:30-11:30/13:40-16:30 (周一至周五全天上课)

晚上班:18:00-21:00

  末:8:30-16:30(每周六或周日全天)

具体上课时间学员根据自身时间安排选择报班。

课程周期:

课程周期长短以学员实际所报班级为准,一对一课程和培训老师沟通安排。

课程收费:

因学员自身基础和所要学习达到的程度、报班时间长短等客观因素不等,我们开设有不同的班级,费用有所区别,费用以学员所报班级为准,学员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报班,如有疑问请咨询报名老师。

不同时间校区有不同的优惠活动,详细优惠以当时参加的优惠活动为准。

预约试听体验课程:

学员如需参加体验课程,至少需提前一周和顾问预约体验课程,提供给顾问参加学员姓名+电话+课程+所在地区,顾问会及时登记预约就近校区体验课程,预约成功后顾问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及时通知学员。

报名须知:

1、外地学员,需代办食宿,提前和老师预约沟通。

2、学费不包含食宿费用。(全日制住宿课程除外)

3、校区顾问会不定期回访学员,了解基础情况,请学员配合顾问回访。

4、课程调换或改期,需到校区和课程老师沟通。

5、课程退班退费,学员需到校区办理。(实际情况以校区规定为准)

6、报名完成后保留好报名票据,以及课程老师联系电话,以便后期和老师跟进

7、优惠活动请和报名老师咨询了解。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如需帮助或了解最新优惠活动,请在线联系顾问,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课程老师电话和您沟通介绍!